2)第四十一章 杨英归来_三国之老师在此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到这里,他又对秋儿嘱咐道。

  “去寻一些生育过,并且其子嗣皆都存活下来的妇人,让她等对弟妹指点一下。”

  说到这里,又对郭嘉和戏志才说道。

  “我等不便在此,便先回府吧。”

  “善!”

  两人见李知把众多事情皆都安排妥当,便也跟他一起回到了府中。

  当晚,荀府李知别院正堂中。

  郭嘉关羽李知三人正在共饮。

  “长生贤弟,弟妹可还安好?”

  关羽闻言,先是对李知行了一礼,面带感激之色的说道。

  “多谢兄长,若非兄长,怕是内子与幼子……!”

  说到这里,他眼中带着后怕之色,随后满目尽是寒光,显然心中亦是起了杀心。

  每次想到此事,他看向李知的目光都充满了感激之色,他知道若不是李知,自己的妻小怕是已然遭遇不测。

  “千言万语皆在酒中,某敬兄长一杯!”

  说完端起酒盏把盏中之酒一饮而尽。

  李知同样的喝了一盏酒之后,摆了摆手,对关羽说道。

  “长生贤弟不必如此,我等虽然不是兄弟,但胜似兄弟,些许小事不必在意。

  不说这些,长生兄近日来在卢公处学得怎样?”

  关羽闻言,对李知更为感激,若不是李知,他怕是没有机会拜卢植为师。

  他本来就是一个杀人逃犯,如今不仅是一家团聚,更是拜了卢植这种兵法大家为师。

  在恩师的教导下,自己的用兵带兵之法亦是大有长进,若没有李知,自己怕是还在潜逃,哪能遇到这么多的好事,让他如何不心里充满感激。

  不过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言辞之人,感激之语便也不再多说,只是把这些恩情牢牢的记在心中,等待以后有机会再报。

  “烦扰兄长挂念,某在恩师之处所学甚多,然,恩师学识之广博令人惊叹,某之所学不过是恩师之万一,惭愧的很。”

  提到卢植,关羽满脸的敬仰之色,可见已被其学识所折服,说到这里关羽像是想到了什么,对李知说道。

  “兄长,恩师言某之表字太过虚无缥缈,便与某改了个表字,叫做:云长。”

  “云长?此表字甚好!”

  李知表面上一阵的赞叹,心中却颇为感慨。

  “关二爷呦,你终于开始慢慢的回归历史的本来轨迹了,只是希望日后可不要跟刘备跑了。”

  就在他心中胡思乱想的时候,关羽又开口问他。

  “兄长,今日某来此,除了与兄长道谢之外,还要与杨英兄弟道谢。

  某听内子所言,当日遇到山贼之时,如果不是杨英兄弟,为内子所坐的马车挡了几刀,怕是后果难料!

  不知,杨英兄弟身体如何,伤势可好些了?”

  “云长贤弟不必担心,为兄以寻医者为伯雄看过伤势,皆是皮肉之伤,并未伤筋动骨,将养些时日便可痊愈。”

  关羽一听便也放下心来,他心中对杨英也是十分的感激。

  虽然杨英只是奉命行事,但是毕竟也是为其妻子挡了几刀,他暗暗的记下了这个人情,打算日后再报。

  “某看杨英兄弟亦是擅长使用大刀,某学过几路刀法,改天杨兄弟身体好之后,便传于他,以免日后护不得兄长的安危。”

  “善!为兄先替伯雄谢过云长贤弟了,来来来,为兄敬贤弟一杯”

  说着李知便赶紧举起酒盏敬了关羽一杯,把此事定下。

  此时的他心中十分的惊喜,这可是武圣关羽亲自教导刀法,那是求之不得的天大机遇。

  虽然他与关羽兄弟相称,但关羽毕竟不是他的下属,有些事情关羽便是想出手,也赶不过来。

  而杨英则不同,他是自己的家将,时刻护卫的自己左右,若是杨英的身手好一些,对自己也大有裨益。

  不指望杨英成为关羽那种顶尖的武将,若是在二流武将之中,能够排前几名,他便心满意足了。

  毕竟只是护卫他的安全,没必要多厉害,一流垫底二流顶尖足以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